陜西省“十四五”金融業高質量發展規劃于今年9月24日正式發布。在發展基礎中提到,金融領域“掃黑除惡”專項斗爭取得階段性勝利。非法集資陳案處置率達到90%,大法集資案件新發勢頭得到有效遏制,退出全國前十行列。P2P網貸平臺存量風險基本化解,互聯網金融風險基本出清。同時,清理整頓各類交易場所穩步推進,違規交易場所全部叫停,存量風險持續出清。部分市縣政府融資平臺、大中型民營企業債務風險平穩化解。
在提升金融風險防控和嚴厲打擊非法金融活動方面,規劃還提到,落實地方政府金融風險防范處置屬地責任,建立完善地方金融風險應急處置機制,嚴厲打擊各類逃廢金融債務行為,營造良好區域金融生態環境。嚴厲打擊非法證券期貨活動,打擊治理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和跨境賭博活動。
根據陜西省“十四五”金融業高質量發展規劃發展目標,“十四五”時期,全省金融業高質量發展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,圍繞新發展格局,鞏固金融業支柱產業地位、提升地方金融機構綜合實力、加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、服務百姓普惠金融能力和金融風險防控處置能力,基本形成整體實力雄厚、區域布局合理、組織體系健全、市場功能完善、運行秩序穩定的“大金融”格局。
具體目標:一是金融業貢獻度穩步提升。到2025年末,金融業增加值達到2900億元,年均增速達到9%,金融業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到8%左右,金融業資產規模達到8萬億元。二是金融業綜合實力不斷增強。推動地方法人金融機構做強做優。引入國際、國內一流金融機構在陜設立區域性或功能型總部。加大五類機構行業培育力度,支持地方資產管理公司和區域性股權市場做強做優。三是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大幅提升。到2025年末,全省本外幣存款突破7.5萬億元,貸款突破6.5萬億元,當年社會融資規模增量達到8000億元以上。全省境內外上市公司數量力爭達到120家,直接融資占社會融資規模增量占比達到30%。保費收入達到1600億元,保險深度達到4.4%,保險密度達到4000元/人。普惠金融重點領域貸款余額占比力爭達到15%。私募創投機構管理基金規模保持在1000億元以上。四是金融生態環境持續優化。銀行業不良貸款率穩定在全國平均水平以下,地方政府融資平臺、大中型民營企業債務風險平穩化解,債券市場力爭不發生違約事件。金融違法犯罪活動和非法金融活動得到有效遏制,全省金融秩序保持持續穩定。
一是提升地方金融綜合實力,完善地方金融服務體系。包括做強做優法人金融機構、完善地方金融組織體系、培育壯大新興金融組織、加快發展金融中介服務機構。二是支持創新創業,創建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。創建國家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、支持新型創業孵化平臺、創新科創融資模式、完善科技保險機制。三是深化金融改革創新,服務實體經濟轉型升級。包含推動產業鏈供應鏈資金鏈融合發展、推動房地產金融健康發展、增強普惠金融服務能力、構建綠色金融體系、著力服務鄉村振興戰略、提升民生金融服務水平、積極發展消費金融、推動金融科技發展。四是利用多層次資本市場,不斷提高直接融資比重。加快推動優質企業上市、推動提高上市公司質量、重點發展債券市場、推動區域股權市場規范發展、提升保險服務功能。五是發揮比較優勢,推動區域金融差異化發展。包含加快建設西安絲綢之路金融中心、推動區域特色金融差異化發展。六是推動金融服務業開放,深化國際金融合作。提升金融業對外開放水平、全面融入“一帶一路”倡議、提升自貿區金融服務水平、穩慎推進人民幣國際化。七是加強金融人才建設,創新金融人才發展機制。提升金融人才工作水平、加強金融人才隊伍建設。八是堅決維護金融安全,優化金融生態環境。加強金融法治環境建設、健全完善社會信用體系、提升金融風險防控水平、嚴厲打擊非法金融活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