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海市生態環境局局長程鵬19日表示:上海民眾身邊的綠地公園越來越多,達到人均綠地面積8.5平方米;“水晶天”會越來越多。他透露,全國統一的碳交易市場將在6月于上海上線。
當日,程鵬做客2021上海民生訪談時表示,上海正在研究碳交易市場的相關機制,如何讓民眾的低碳行為能夠獲得一些實實在在的實惠。他指出,倡導簡約適度、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,對全市碳達峰都是非常關鍵的,這需要全民支持。 程鵬指出,“十四五”期間,上海要實現PM2.5和二氧化碳排放達峰。
程鵬表示,環保三年行動計劃,前七輪投資有1600多個項目,資金投入超過5000多億元人民幣。他說:“原來上海綠地很少,是一張報紙那么大,從一張報到一張床那么大,現在是每人一間房那么大的綠地面積,以后還會逐漸增長。”他表示,今后民眾身邊的綠地會越來越多。
程鵬說,今年一季度,PM2.5濃度為34微克/立方米,比去年的37下降了3微克。“我們還要推進PM2.5和臭氧協同控制,包括產業結構、能源結構、交通結構、生活源等各方面,同時,要整個長三角聯動,使上海的‘水晶天’能越來越多。”程鵬表示。
關于上海今年沙塵天氣偏多的問題,程鵬表示, 今年以來,蒙古國、中國西北部地區降水特別少,氣溫又比較高,春季一些溫帶氣旋把沙塵吹起來了。上海今年沙塵天氣偏多,主要是北方大面積的積沙的傳輸。他坦言,上海的空氣重污染天氣專項應急預案是針對本地的、人為的一些排放的PM2.5的污染,對重污染天氣外來沙塵傳輸的影響沒有啟動重污染的預警,但會通過其他方式提醒民眾。
程鵬表示,針對沙塵影響突發的污染過程,除了常規的實時空氣質量信息預報以外,上海將增加和氣象部門的會商和滾動研判,提高信息發布的頻次,污染影響的程度比較重的時候,相關部門會推文及時提醒民眾提前做好健康防護。(完)